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传承清华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 (二):大礼堂与清华建校历程

2020-11-25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校11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传承“一二·九”爱国运动精神,展现清华110年来的奋进姿态,社世远航联队依托“记述与传承”口述历史项目组,围绕“传承清华精神 迎接崭新篇章”的主题,以清华大学的标志性纪念地、建筑物为载体,发挥社科讲师的优势,通过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清华大学校史,拍摄110秒系列视频,坚定研究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信念。

清华大礼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座融合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巍峨礼堂,正是清华大学“中西文化,荟萃一堂”之精神风貌的缩影。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清华大学自创立之日起便肩负着中华儿女学成报国、救亡图存的期望。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熏陶、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


从游美学务处到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成立之初并不具有今天的崇高地位,当时的清华大学是《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的副产品。

在庚子赔款退款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了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Tsinghua College),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这里的“college”一词,说明当时的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西方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的雏形。

1916年,清华学校正式提出改办大学,并于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设立国学研究院。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工四个学院16个学系的综合性大学


爱国是清华人最深层次的底色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美国政府的备忘录中,揭示出来这一所谓“善举”的真实意图。他说,“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老一辈清华学子当然明白美国的企图。著名法学家钱端升在17岁考入清华,并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后,就立即投身于完善中国行政体系和废除西方“领事裁判权”的斗争。

1919年5月9日,清华同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决议通电巴黎和会,要求与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26年11月,清华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并入西南联大。广大师生以多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战,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在三次较大规模的从军热潮中,有1100余名学生参军或参加抗日救亡工作,约占学生总数的14%。

从建校之初起,爱国是清华人最深层次的底色,也是清华大学110年校史的主线。清华人的爱国之心不仅体现在爱国御侮的英勇斗争上,也体现在捍卫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上。


高举文化自信大旗


在完善学科体系的过程中,清华始终不忘勉励师生树立起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建校初期,以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逐渐增多并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干。清华大学研究院则“效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始终仅设国学科,旨在“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因此也被称为“国学研究院”。

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都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这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熏陶、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


更多视频见“清华社科研究生”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