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2022级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体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睿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鼓励学弟学妹们以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态度,为祖国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带去温度。
写下具有时代温度的社会情怀
王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学弟学妹:
大家下午好!
送别盛夏,秋意渐浓,我们也终于如约相聚在清华园中,我是王睿,是2021级体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首先我谨代表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所有在校研究生,欢迎各位学弟学妹的到来!
祝贺大家即将开启新的篇章,我也很幸运与各位相识在这卷首,一起聆听那关于清华社科波澜壮阔的历史回响。陈岱孙、梁启超、费孝通、王国维、赵元任……大师巨匠们在这里引高尚学术之风、授福泽民生之业,奠基了一代代清华社科人自强、奋进、严谨、包容的社会情怀。经历了悠久的文化传承与多元的学科环境建设,即将迎来成立十周年的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已然在担负历史使命中,成为清华园内学科交叉与融通的独特风景。在我们学院2022级新生当中,有人曾奔赴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深入群众;有人曾站上国际舞台,在联合国组织机构中发声;在你们当中,有深度参与冬奥会服务的赛会志愿者,也有刚拿下CUBA女篮总冠军的主力球员,一起诠释对“无体育,不清华”的领悟与传承。新时代的社科人,已经能够肩负起上下求索学问、服务社会发展的道义和担当,扎根祖国,扎根在民生实际最需要的地方。而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新冠疫情叠加,这个全人类更容易感受命运与共的时刻,再次向我们发起追问,社会情怀,应当如何诠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或许最能消解变局与乱局带来的不安。我想一份社会情怀,应当努力覆盖到时代的每一处发展,应当不漠视每一个个体应得的善意和关怀,以我们关心社会、关心世界的态度,为祖国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带去温度。
时代重任在肩,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题,这些历史“关键词”需要我们对人生的走向作出回答。深深扎根于社会需要的清华社科人,也在浩浩时代接力中,书写着敢吃苦、肯奉献的青春意气。2011届硕士毕业生张昭源师兄扎根重庆基层8年,辗转3个乡镇,在抗洪救灾、扫黑除恶、处理拆迁矛盾、参与扶贫攻坚等一系列工作历练中,摸索出基层群众工作的制胜法宝。他曾是十项全能运动员,是公共演讲比赛冠军,经历了从校园风云人物到基层默默后生的心理落差后,又从基层群众脱贫的期盼中重燃斗志,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社会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正新师兄,曾辗转50多个小时从西南山村来京求学,大学期间因为一张征兵海报触发了从军梦想,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旅,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回到校园后,正新师兄在服务征兵宣讲、普及国防教育的同时,又着眼于乡村振兴和环境治理的研究。从投笔从戎到奔赴基层,看似并不特别相关的方向和领域,却是时代主旋律下的殊途同归,诠释着有梦想、有担当的青春轨迹。用师兄的话讲,他希望帮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把自己变成“土专家”和“田秀才”。这些关于扎根、坚守的故事或许并不少见,也称不上传奇,可就是这些平凡的、可爱的人和事,映射着清华社科人发展的方向,他们代表着怀揣梦想、艰苦奋斗的尊严和荣光,也构成了有情有义、坚毅正直的社科群像。
江河奔涌不息,青春一脉相承。有人曾讲到,一个国家的一步,或许就是一代人的一生,无数个体短暂一生的种种选择,也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愿我们每一次站上人生的重要关口,都能多抱有一分善意、一分关怀,一抔回应时代关切的热心,一寸奔赴山河万里的气概。值此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成立十周年之际,真诚祝愿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乘风破浪、学业有成,再次对各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