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落地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生理与行为传感、脑与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与交叉学科融合,为新时代心理学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广阔的培育平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智能心理测量技术和人因工效学的快速发展,是心理学在社会层面发挥其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顺应了当前我国对民众精神与心理健康关注的重要需求。
纵观我国工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发展历程,一位名叫陈立的老先生踏着历史的足音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因他倾尽了满腔热情、专业知识和毕生心血,奠基了我国心理学的国际地位以及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巍巍大厦。今日时逢陈立先生120周年诞辰,谨以此文追忆先生之风,展望未来通途。
陈立(1902.07.22-2004.03.18),湖南平江人,字卓如,曾用笔名方正,教育家,工业心理学家,中国工业心理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1928年获上海沪江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30年留学英国,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教授(Charles Spearman)。1933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工业心理研究所、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34年底回国,任清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合聘的工业心理研究员。1939年起任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1957年任浙江师院院长,1979年起任杭州大学校长,并筹建心理学系。并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兼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于1992年12月,被授予伦敦大学院士,1997和1998年,又分别被授予“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终身成就奖”。
陈立先生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为推动中国工业心理学事业萌芽做出重要贡献。面对祖国工业落后的现状和重重困难,陈立先生从未望而却步,一心坚持推进祖国的工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在清华期间,陈立先生教学、写书、筹建疲劳研究实验室、奔走于各工厂开展劳动环境和生产效率关系等调查研究,使工业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得到初步开展。陈立先生的《工业心理学概观》于1935年出版,该书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学专著,是我国的工业心理学乃至应用心理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著作。陈立先生曾于1936年参与中国心理学会的筹建,是正式发起组织中国心理学会、发表发起人通函的34人之一,为中国心理学界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
抗战期间,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受时代条件限制无法继续,陈立先生发挥专长,潜心钻研,在心理测量和因素分析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陈立先生提出“因素组成随年龄发展而简化”的心理测量理论,是国际心理学界确立中国心理学地位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中国最早采用因素分析方法的心理学家,陈立先生修正了他的业师国际心理测量泰斗斯皮尔曼教授的G因素不变说,所提出的“因素组成随年龄发展而简化”的测量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崭新及先进的设想,极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心理测验的方法和技术,被泰勒(Tyler)在《人类差异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human differences)中评价为G因素发展研究中的转折点,成为创建智力发展问题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工作。此外,陈立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对杭州4000多名415岁儿童的身体发育进行了24个项目的测量,先生基于此研究发表的《杭州市415岁儿童的身体测量的初步报告》(1956)为中国儿童的身体发育规律提供了可靠数据和有力结论。陈立先生用他的科学精神为我国心理测验的正确应用指明方向。
陈立先生是坚持捍卫真理的科学家。1960年代初,根据全国心理学会的科研规划,先生带头开展了认知过程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研究,于1965年与合作者在《心理学报》上发表了《儿童色形抽象的发展研究》等3篇系列实验研究报告,广受赞誉。尽管当时社会上存在对陈立先生研究方法的诸多反对意见,但重重压力之下,陈立先生仍然对自己从事四十多年心理学专业研究始终信念坚定,不屈不挠。先生于1982年专门在《心理科学通讯》上发表了《我对测验的看法》一文,告诫人们不要滥用测验,也不要禁用测验,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表达了先生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
陈立先生是一位颇具爱国主义的心理学大师。先生从来都强调“科学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并曾发表多篇文章呼吁改变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陈立先生立志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新中国建设。五十年代,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陈立先生深入工厂一线,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使得心理学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发光发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议后,年近八旬的陈立先生毅然挺身而出,投身到我国第一个工业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业心理学专业人才。
陈立先生还是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教育者。在陈立先生60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先生不遗余力地推进教学改革,凭借着自身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拳拳盛意和热忱之心,形成一套系统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先生提倡“全人教育”,即“顾及并协调个体身心各方面的教育”,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用人应有远见、重视实验室和图书馆、废除教研室制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为此,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校长――教育家》一书以显著的地位报道了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精神将会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不断发光发热,结出累累硕果。
今天是陈立先生诞辰120周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陈立先生对心理学研究、祖国经济社会建设和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将永远被时代铭记,为后人尊崇,也会始终激励广大同行全力以赴,坚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传统,发扬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价值,为祖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陈立先生的一生,充分彰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值得每一个清华人学习。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赓续陈立先生的实践成果、治学精神与教育思想,推进《智能心理测量实验实践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融入工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新时代发展浪潮,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落地创造全新机遇,为祖国培育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材料来源:陈立先生生平介绍部分摘编自清华校友网《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大师风范》;陈立先生人物评价部分摘编自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历史回眸”社史资料《陈立——为追求科学与民主奋斗不息》;部分资料选自中国心理学会《陈立:老一辈心理学家的青春岁月》
供稿:心理学系 撰稿:胡宸豪 陈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