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做题为“侨领、侨团与公共品供给”的学术讲座。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参与讲座。
龙登高教授团队经过6年的实地调查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以公共品地域范围、公共品形式及特点等理论为切入点,详细梳理并分析了林绍良与闽商群雄为家乡福清建设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讲座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海外华商与政府合作的产业园区提供了半政府性质的公共品,林氏集团与福州政府合作融侨与元洪园区,与印尼-新加坡合作产业园区,形成境内外配合体系,推动制度创新,助力企业孵化;第二部分介绍了地域性与国际性华人社团与华商网络,成立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通过华商网络开展跨国合作,成为无形的公共品;第三部分介绍了崇高忠诚基金会与华侨归化,崇高忠诚基金会创立了印尼第一家商学院,推动华侨归化办理印尼国籍证件,激活华人社团与企业集团网络,推动公共事务发展;第四部分介绍了公共品供给与消费中侨领与组织的关系,侨领的领导力在集团企业、公共事务和政府合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侨领通过组织的正规化和体系化更广泛地整合社会资源,社团组织与侨领之间双向互动克服制度障碍,实现公共品的传递;第五部分介绍了侨领、侨团从本土到海外源远流长的历史,侨领、侨团与土绅、民间组织、基层自治具有相似的基因,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自主自立自治的特点正是源自中国本土的民间组织与基层自主的秩序;第六部分对侨领、侨团供给公共品的贡献做了总结,侨领、侨团提供公共品形成自主自立的华侨华人社会及华商网络,补齐新型民族国家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短板,弥补政府间合作不足的弊端,提供跨越国界的公共品与合作平台,为华侨华人提供更大平台,为所在国和家乡建设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张秀明在点评时表示,龙登高教授的讲座给人诸多启发,其中有两点体会深刻:一是从公共品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熟知的侨商投资与公益捐赠行为、侨团组织以及华人跨国网络等议题,既有理论高度与学术高度,又有现实意义,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与认识华侨华人的多方面作用与贡献。这种作用与贡献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而且包括公共层面;不仅是对家乡的、祖籍国的,而且也包括对居住国的。公共品的理论视角为我们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二是研究方法上,进行长时段的田野调研和深度访谈,获取大量一手资料,近距离接触研究对象,能够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提出新的见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张春旺表示龙登高教授的讲座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带来了新启发。一是要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从习近平总书记与林文镜等侨领交往的故事中理解改革开放历程、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加强侨领、侨团引导力、影响力研究,为疫情中如何做好为侨服务提供借鉴;三是加强新侨、老侨比较研究,为如何增强侨务工作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参考;四是加强侨团运行模式研究,增强对新时代侨团工作规律性认识;五是加强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历史研究,探讨侨团、侨领如何在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中发挥作用及其途径;六是加强侨团、侨领如何坚持“三有利”的原则,探讨发挥华侨华人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隋军对龙登高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她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汕头视察时指出,“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林绍良先生艰苦创业、心系桑梓、热心公益、实业报国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华侨爱国爱乡爱家人的精神特质。这次讲座从公共品这个概念出发,重新梳理和解读了林绍良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要更加重视对重要侨领侨团的研究,分析解读华侨优良传统,并研究其反映的历史规律和社会现象,挖掘更多有价值和深度的课题,为加强侨界思想引领、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