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新书推介 | 王天夫、肖林:《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

2021-06-17

王天夫 肖林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4月

ISBN:978-7-5201-8255-3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和经验材料,对于推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在梳理城市社会学和空间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什刹海40多年来发展和变迁的经验为案例,翔实地呈现了城市空间变革的机制和力量,对于总结中国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家庭社会学与社会研究方法等。

肖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社会发展与治理等。

前 言

从2003年本书的一位作者第一次进入什刹海地区开展社会调研开始,什刹海的独特风貌就深深吸引了我们。在随后的无数次游历、观察、体验与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作为元代以来都城中心区域一部分的什刹海,在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与现实地位。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资源,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王公贵族、雅士文人、商贾大吏、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等会聚于此,建成了高宅大院与平房巷屋、庙堂寺院与商铺摊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场景,展示了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我们逐渐认识到,什刹海几乎浓缩了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所有过程与要素,包含了推动城市变迁的诸多动力机制,形成了璀璨斑斓的城市社会空间。对什刹海的研究蕴含了巨大独特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慢慢地,我们萌生了写作的想法。我们认识到,什刹海的历史与现实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能够展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蓬勃生机和非凡成就,也能够产生符合各种理论视角对于城市空间变迁的阐述和解释。但是,我们认为,什刹海的个案更应该成为理论归纳与提炼的资料基础,支撑新理论的产生。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变迁实践经验的积累,还是学科知识生产的推进,都让我们意识到,推进转型时期城市社会学理论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可能。

在扫描与梳理现有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发达社会中发展出来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研究,对于城市内在的发展进程更多地采用了批判与揭露的视角,得出了更多消极甚至是悲观的描述与结论。这与我们在什刹海的所见所闻和调研思考并不一致。这从另一个层面也促使我们深入反思并决意另起炉灶。

在我们看来,四十年来什刹海的变迁过程,映射出来的正是整个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与急剧转型的历程,也正好契合民族崛起与文化复兴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期望对于什刹海社会空间的描述能够展示出这种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这也正是这么多年来什刹海给予我们的最鲜明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在过去近四十年中(特别是2000年之后),什刹海地区从一个传统、拥挤甚至破败衰落的居住区,快速转变成一个风景旅游区和文化消费的空间,近年来又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建设中,正在成为城市民族历史文化的展示“名片”。在此基础之上,本书旨在分析城市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试图回答城市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谁在建设城市?又是在为谁建设城市?建成一个怎样的城市?更为具体的,本书探讨这样的城市变迁的过程所映射出来的理论内涵和后果影响:是什么力量和行为在塑造着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如此建构出来的城市空间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在此过程中,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是如何施以影响;同时,城市中的人们又将如何受之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的简要回答是,转型时期推动中国城市变迁的是多元行动主体(包括国家与政府、开发投资商、规划建筑师、文化保护人士与当地居民等),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商讨合作、冲突竞争、博弈妥协以及协作共进的过程;而由此建构出来的城市社会空间,呈现出鲜明的包含了多元因素的“拼凑的镶嵌画”特征。

本书选取了什刹海地区这一个中国城市的地点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随后的分析过程,都展示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事件中,推动城市变迁的行动者本身以及行动者之间的行为都不尽相同,而这些有差异的行为导致的结果,还有它们对于城市空间最后呈现的影响作用也并不相同。在分析过程中,本书充分使用这些差异拓展了个案分析的数量,满足比较分析的要求。

在结构-行动(structure-agency)的两难中,本书选择从行动的立场来搭建解释框架。我们模糊处理结构因素,更多地将它们归于变迁的背景之中,而使用个体(或者行动者主体)自然能动的角度来叙述事件和过程。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叙述与我们田野工作收集的资料更相吻合,也更接近实际情形。我们坚信,这些微观层次的行为过程,通过詹姆斯·科尔曼所揭示的涌现机制,事实上建构了宏观层次的结构。

每本书的写作都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从2008年开始动笔到现在,我们的写作在时间上延伸得够长,在空间上更是记不清经历了多少书桌、电脑、办公室、宾馆以及其他形式的地点。其间所有的懒惰与拖延,都在师长亲朋的激励与敦促下一一克服了,因而才能够凝结成眼前的成品。

因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在成书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首先,感谢李强老师。他带领我们进入了什刹海调研,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开始深入了解什刹海,并开启了这次漫长但充满收获的学术之旅。我们还要感谢在调研过程中提供了帮助与支持的什刹海景区管理处与什刹海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们。我们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边兰春老师、邵磊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他们提供了社会学之外的知识与灵感。我们的感谢还要送给所有进入到我们调研过程的受访人与观察对象,他们给予我们的感受都成为我们体验什刹海社会空间不可或缺的经历,这是本书之所以成为可能的基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的支持。在后期写作过程中,本书还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黄廷方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感谢本书编辑的宽容与耐心。他们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童根兴和谢蕊芬等。无论是他们因为工作繁忙所以有时忘记了我们也好,还是他们理解同情我们不忍心经常催促提醒也好,初稿完成出版立项之后两年多的等待确实让我们汗颜,也让我们感激不尽。

最后,感谢我们的家人。他们是我们最坚强最无私的力量源泉,没有他们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可能,也毫无意义。

当然,我们认识到,经过漫长等待的书籍并不都是精品。事实上,即使怀着小心翼翼和近乡心怯般的心情完成最后的文字,我们还是能够马上发现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许,只有心中所思才是最美,一旦落笔成文皆有缺憾。

即便如此,我们早已心怀感恩。感谢友情,感谢岁月,感谢什刹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