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经济学院荣誉院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龚刚做客第102期陈岱孙理论经济学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是“拍卖”还是“明码标价”?——兼评 202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题演讲。会议由赵准副教授主持,来自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经济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北京大学的老师、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讲堂现场
龚刚教授比较和讨论了市场交易的两种模式:“拍卖”和“明码标价”,认为尽管“拍卖”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所钟爱,并多次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拍卖理论的研究者,2020年又再次授予,然而,“拍卖”的应用却是极为有限的:拍卖事实上不能给生产者带来更大的收益。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交易模式是“明码标价”。“明码标价”的交易模式首先意味着厂商自行制定价格,从而经济社会必然是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这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不仅意味着企业的产量由需求决定,同时产能过剩也是常态。正因为如此,“明码标价”的交易模式为凯恩斯的产量理论(或有效需求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这样一种到处可见的、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交易模式在现有经济学文献中并没有得到关注和研究,是学者们未来可以重点关注并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龚刚教授联系现实指出,就那些不具备稀缺性的一般可生产的商品而言,“拍卖”并不能给带来厂商收益最大化,从而并非是他们最佳的交易模式。正因为如此,拍卖的应用是极为有限的,也不可能越来越广泛。即使随着未来的技术进步(如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交易模式也不会朝着“拍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看到的是:直播卖货(销售)越来越普遍,而直播卖货(销售)明显就是一种“明码标价”式的交易模式。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讨论。龚刚教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对同学们寄语要“为生命而研究,不为生存而研究”。赵准老师对龚刚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向龚刚老师赠送陈岱孙理论经济学讲堂的纪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