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年新起点,清华大学正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国际化水平阶跃提升,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水平人才,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独立开设的研究生全英文学位项目以及与海外知名高校共同建设的研究生双授联授学位项目,吸引来自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汇聚清华,共学互融,互助成长。清华大学的学生记者们对项目师生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访谈,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校园中的多元文化融合和思想碰撞的动人故事,分享了学生眼中的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项目学习体验。
刘肇宁正在繁忙的新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航站楼短暂休息,等待着飞往莫斯科的航班。继印度后,莫斯科是他清华项目实践的下一个目的地。
刘肇宁的印度之行
一年前,刘肇宁进入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项目。完成项目学习的同时,他还在印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实习一年。出差是项目培养的环节之一,他的出差任务主要与互联网企业投资相关。刘肇宁解释道:“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中国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根据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刘肇宁认为中国市场目前竞争比较激烈,因此中国企业和产业需要进一步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
刘肇宁在美国获得学士学位。此项目不但使他有机会回到中国进行学习和探索,同时也有助于他拓展人脉网络。此外,刘肇宁对创新创业感兴趣,他认为中国有一个健康的创业环境。
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项目于2015年正式启动,是中美两国大学之间设立的首个全球治理双硕士学位课程,学制为两年半至三年。项目学生第1-2个学期在清华大学就读,第3-5个学期在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SAIS)就读。学生也可选择延期一学期,在清华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习,或者寻找实习机会。
项目提供四个研究方向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区域和国家研究、比较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以及区域合作。学生还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018级学生张骜远进入项目的第一年去苏州和泰国进行了社会实践。他认为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和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且增进了项目成员之间的友谊。张骜远说,“同学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
在泰国的社会实践
张骜远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习后,决定进入该项目继续攻读双硕士学位,以体验中美教育的不同。他的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和公共福利,这也给他带来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秘书处实习的机会。
2018级共录取14名项目成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学生和6名国际学生。孙鸣是其中一名国际学生。孙鸣当初申请该项目的原因与刘肇宁相似。她出生在江苏,在小学阶段移民美国。从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她被自己梦寐以求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录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迎新活动中,孙鸣了解到几个双硕士学位项目,于是她开始考虑回到中国一段时间。孙鸣说,“我在美国呆了差不多20年,能够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正是我所希望的。”
美籍亚裔了解美国同时具有中国文化背景,在中国度过一年有助于他们对两国进行比较。孙鸣解释说:“美国和中国的课程设计截然不同,SAIS课程专注于政府文件和美国国际关系的相关实践知识,而清华大学则更偏向于学术研究和理论框架的学习。”
该项目以英语授课,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刘肇宁对项目的课程很满意,他强烈推荐“全球智库”这门课,“这门课教授学生如何写作、演讲和研究。”此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受邀演讲者给学生们分享一手经验。演讲者包括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高级职员、美国前国务卿等著名人士。刘肇宁补充说:“这门课程让我们收获很大。”
“全球智库”课
刘肇宁认为这个项目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品牌项目”。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提供学习机会的项目,也使得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人走到一起。项目学生们经常一起讨论社会、政治、经济、种族和宗教方面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刘肇宁展望道:“该项目培养的人才未来有望成为中美关系发展或‘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流砥柱。”
项目简介
清华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SAIS) 合作开设的全球政治与经济双硕士学位项目是中国与美国高校首次开设的全球治理双学位项目,共同招生,采用国际化标准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旨在培养熟知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获取世界各地区的知识并掌握良好的分析技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精英人才。双硕士学位项目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领域、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和对世界关键区域概况的了解,由两校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授课,为学生深入了解国际事务与法律提供机会。完成两所学校学位要求后,学生将获得清华大学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 学位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 学位。
来源:“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