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清华大学“师门论坛”于10月18日晚19:30在蒙民伟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作为特邀嘉宾,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原系主任孙学峰教授等7位嘉宾作为对话嘉宾出席,活动由政治系助理教授胡悦主持,3000余位师生在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一、阎老师分享:以科学精神探索世界
活动伊始,阎学通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于师门传承的理解。“‘承’比‘传’更重要。必须要思考,在继承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发扬光大的是什么,如何才能使传承获得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于何处?”“学术事业的生命力源于科学方法、理论创新、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唯此,学术的传承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师门分享:阎门关键词
孙学峰老师:科研创新 科学方法 治学严谨
孙老师分享了在机缘巧合之下如何成为了阎老师的学生,围绕“科研创新、科学方法、治学严谨”三个关键词讲述了在阎门求学的经历,并对阎门的“认错精神”深有感触,也叮嘱有志于科研学术的同学:“自己否定自己很痛苦,但做科研自己就是要熬过去。如果熬不过去,就无法有创新,科研也不会有成功。”
陈寒溪老师:忠于专业 忠于职业
陈老师通过线上连线分享了自己在阎门的成长。作为一名从历史系跨专业到国关专业的同学,阎门的熏陶使他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得到了系统性的训练和提升。而阎老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也深深地感染着他,从教之后忠于自己的专业、忠于自己的职业,在教育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漆海霞老师:科学精神 家国情怀
有幸成为阎门的第一名女博士生,漆老师深感阎学通老师对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学术上,阎老师始终秉持高度严谨和认真,投入大半生在国关事业上。在科学精神上,阎老师鼓励学生与他进行平等对话、敢于批评老师。”此外,漆老师对阎老师身上的“家国情怀”深深钦佩,并提醒同学们“学术不能仅仅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还要有创新知识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学术生命力旺盛的根源所在。”
周建仁老师:言传身教 执着创新
作为阎老师招收的第一名工科生,从对国际关系研究科学化的怀疑、不确定,到坚定地以科学精神在国际关系学科中发展、育人,周老师感慨道:“阎老师的言传身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阎老师不怕失败、执着创新的精神也让我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一直深受鼓舞。”
而师门第三代人,孙学峰老师的博士生薛松(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漆海霞老师的博士生李明泽、周建仁老师的硕士生欧高荣(斯洛文尼亚人,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也对阎门一脉相传的“严格而有温度”深有同感。
阎老师和三代阎门人的分享在这个温良的夜晚,深深地打动着线上线下师生的心。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与阎门大家庭展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