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社科·导学故事 | 胡孝乾:从清华到清华的体育人

2020-10-20

胡孝乾,清华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棒球队教练。2017年获清华大学“周诒春”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上唯二本科“新闻零”(2000)本科班学生。2004年—2009年,任新华社体育记者。2009年—2015年,于英国拉夫堡大学攻读体育管理学硕士、体育政策学博士。

胡孝乾

【从清华到清华】

博士毕业后,他在决定回国任教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清华。他说,“因为这是母校,是情感的牵挂”。即便在新华社就职的五年里,他也一直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周末回学校带棒球队训练。对他而言,当年清华棒球队接纳了几乎是零基础的他,让他的棒球梦得以实现;现在成为体育部教师的他也想为清华棒球队、为棒球队的学弟们做更多事情。

同学们都不叫其“老师”,大多人称他为“大胡”或“学长”。无论是指导会上的红茶、冬天的暖手宝、整齐的英式穿搭,还是疫情期间与校内同学一起野餐、研运会上和师门玩得很嗨,胡老师在同学们心中就像一位温暖的学长。

胡老师与师门一起参加第二十六届研运会

育人为本,立德为首

“教育不是把桶填满,而是把火点燃”、“你若光明、社会就少一分黑暗”,他曾带领师门走到东操,用手指着篮球场边的看板,把这两句话念给师门听。

胡孝乾认为,教师工作的最大作用就是让自己可以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砖,用自己的肩膀成为他们攀登的基石。在教学育人中,他希望将学生培养成为诚实的、有担当、有家国责任的、全面发展的清华人。胡老师总说,作为清华人,总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如果连清华人都放弃了,那这个国家就完了。所以,无论是在SSCI文章里,还是在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演讲和口头报告中,胡老师总是不断地为中国体育发声,用西方式学术逻辑为中国体育“去妖魔化”,促进中、西互通。

胡孝乾参加北京冬奥遗产论坛发言

“你有没有做到每天学习八小时?”,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自从教以来,严于律己,常常在早晨六七点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每天学习八小时是胡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组内学生的勉励。他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善用宝贵的学习时光,有所突破。

在教学方面,无论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奥林匹克与国际体育研究”、研究生的“学术沙龙”或是本科“男生棒球”课,他讲每节课之前都会反复斟酌教案、多次修改ppt、不断排练。他说,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案例新鲜、“教学贯口”流畅、“学术包袱”响亮,让同学们听得认真、笑得开心、学得深入、想得深刻、脑洞也开得痛快。

在研究生指导方面,细致、严格和尊重是胡老师的作风。他十分注重对研究生在研究方法和哲学思辨方面的训练,他每周与体育部研究生开展一次学术沙龙,巨细靡遗地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讲到论文写作规范,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讲解不同哲学立场对社会科学研究从研究方法到分析框架的影响;每周定时和师门每位全日制研究生进行1小时1对1的“单挑式”面谈,交流本周的学术进展,逐字逐句地阅读、修改每位同学的论文,并提出意见。

胡孝乾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学术自由度,鼓励大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并创造平等自由的氛围,与大家畅所欲言地交流、共同学习与成长。

胡孝乾与毕业生合影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