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邵镜虹(Jeanne L. Shea)教授主讲老年人类学和当代中国的养老实践

2014-05-30

2014年5月26日,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美国佛蒙特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邵镜虹(Jeanne L. Shea)在熊知行楼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老年人类学和当代中国的养老实践(Anthropology of Aging and the Practice of Eldercare in Contemporary China)的讲座,3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次讲座由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主持,系费孝通学术系列讲座第十一讲。

图为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邵镜虹教授聚焦于对老年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视角。邵镜虹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四个传统领域——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和考古学——对老年化的人类学研究的发现,亦即在生物周期后半段的生物和社会方面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文化差异。接着,她检视了老年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视角。首先,是生物人类学或考古学中的一些理论,如进化理论中的祖母假说(grandmother hypothesis)认为“在不断进化过程中,成年人类寿命要比成年类人猿的寿命更长,原因在于祖母帮助喂养孙辈促进了基因的优化”;生物文化理论中有人关注大豆消费对热潮的影响;生命史取向的研究关注的是特定文化中长寿的原因;政治生态学取向有学者关注劫掠过程中对老人的遗弃。其次,是社会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人类学中的一些理论,包括:阐释人类学、政治经济取向和全球化理论。阐释人类学视角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经验感受及他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位或内在的看法;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社会群体间在物质资源、社会地位或社会权力方面的不平等;全球化理论探求观念、模型、事物和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如关注个体的健康老年化模型如何从一个文化或社会传递到另外一个。最后,是人类学所有领域都会涉及到的女性主义取向理论和跨学科视角。女性主义取向理论关注的是由于性别或性的原因,产生的在老年化的意义和社会影响方面的差异;跨学科视角会借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理论。随后,她简要介绍了社会老年学中的一些老年化理论,包括:角色理论、活动理论、撤退理论、超越老化理论、连续性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理论、生命历程视角、老年化的后现代理论。

图为邵镜虹教授在讲座中

邵镜虹教授接下来介绍了未来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2030年,65岁(含)以上的人口将从2009年的4.95亿上升至9.74亿,到2050年,80%的老年人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老年人口也在快速增长中,从1980年代的8%,上升到14.5%,到2050年,将有30%的老年人口。这些变化意味着,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下降,需要医疗护理的慢性疾病增加,需要支持和关爱的虚弱老人数量的上升,没有足够的年轻或中年人满足这些需要,以及政府没有充分的方式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讲座的第二部分邵镜虹教授分享了她近期在中国几个社区中进行的研究。她首先指出了2013年7月1日开始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及的老年人对老年人的照料,如老年人有能力并且有权为社会做贡献,夫妻间、兄妹间和邻里间可以互相照料。接着邵镜虹教授介绍了老年人对老年人照料的不同方式,如后代老年人、邻居和朋友、志愿退休人员、兄弟、银色护理行业的社会企业家、自我照料、夫妻间互相照料、夫妻间由一方照料另一方。接着她用一系列在上海的个案研究着重阐述了夫妻间由一方照顾另一方的老年人照料模式,她指出这种模式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意义安排与经历。最后,邵镜虹教授还介绍了一个江苏模范村老人间集体性的物质支持和一个河北模范村老人间集体性的社会氛围。

讲座最后,邵镜虹教授与景军教授、清华大学老年人研究中心主任裴晓梅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艾斌教授及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讨论。

图为景军教授和张小军教授为邵镜虹教授颁发讲座证书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