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马歇尔·斯诺艺术与科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副校长、人类学教授詹姆斯·沃茨(James V. Wertsch)应邀到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逃避恐惧还是‘逃避自由’?——社会与文化视角下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办,系“费孝通学术系列讲座”第30讲,由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张小军教授主持。
2016年11月川普的当选几乎震惊了美国所有的观察家,因此对影响大选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进行自动化、极化和异化的深入理解十分重要。首先,美国自动化的发展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十年很多人将找不到工作,实际上,近四十年来,持续萧条的薪金状况已使之初露端倪。但是在去年的大选中川普仍然通过任性地宣称“带回”采矿业、汽车制造业和其他领域的工作而赢得了大选。然而,美国未来的图景将会迥然不同,机器代替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个体的认同将会建立在实践而非劳动上。
同时,美国的两极化也越来越严重。困扰美国的政治极化常常被归因于奥巴马和川普个体的失败等,但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一些力量一直在起着作用。其中,美国不断扩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是主要原因,及其伴随着的“人以群分”的趋势,最终导致了美国社区之间的互相孤立,相互之间不太了解,该趋势还被当今的社交媒体所放大。
美国的自动化和极化之愈演愈烈带来了异化感的增加。人们对国会和媒体等机构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境下,川普采用了1930年代欧洲法西斯借以兴起的相同的政治策略。他先是在他的目标选民中不断去营造对世界变迁的恐惧,进而宣称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即他自己,通过这些铤而走险的做法,川普诱使他的受众认为民主并不能消除他们的恐惧,还会给他们带来深深的无力感,民主所提供的自由是压迫而非解放。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在1930年的著作中将这种情况描述为“逃避自由”的渴望。富兰克林·罗斯福曾在危及的形势下发表了名言“我们唯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相反,在极为平静的当下,川普的言论似乎从未让美国人如此忧心。作为总统,川普并没有减少这种恐慌,潜在的社会和文化力量仍然会使之重新浮现。
讲座最后,詹姆斯·沃茨教授一一回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张小军教授为其颁发了讲座纪念证书,此次讲座在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