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19日,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日本”学术会议在京举行。在会议开幕式上,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驻日本大阪前总领事王泰平,日本驻华公使石川浩司做了精彩演讲。日本通产省前次官、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日方理事长福川伸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毛里和子做了书面论文发言。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廷江主持了会议。
此次会议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而召开的一次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以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日本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考察、80年代的中日关系、周恩来与田中角荣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大平正芳的政治思想与中日关系发展之路、中国经济改革与日本、ODA与中国放弃赔偿的关系、中日友好与日本的战争责任、改革开放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日本大众文学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本研究与中日关系、中国劳资关系和日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发表各自看法,进行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中国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时,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在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日本作为战后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大国,在地理和历史文化上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后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受到了中国领导人和学术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在许多方面给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理念重建和形成过程当中予以借鉴和吸收。日本文化在中国也有广泛影响,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中日各方面加强交流,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环境问题,与会学者指出,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领域的相互依赖及其带来的国家间关系的紧张甚至冲突,都愈加凸显环境合作重要性。中日双方作为东亚最重要的国家,通过东亚地区各种机制改善环境质量,携手应对区域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将有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东亚“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实现地区各国稳定与繁荣以及周边和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关于中国的日本研究,与会学者指出,当前中国日本研究与政府和人民的要求尚有距离,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研究升级的要求,成果数量的增长并未伴之以相应的理论冲击力。中国的日本研究要在学术上、素质上回应时代和国际问题学术研究前沿的需要,就要跟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需要以及世界发展的主流议题。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迎接时代的挑战,不断加强日本研究。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以至中日两国实力反转的形势,要求中国的日本研究者与时俱进。中日关系当前面临诸多难题,也给了中国日本研究新的契机。要敢于触碰敏感问题、现实问题,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提供更好更多的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爱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的中日学者出席了会议。
(供稿人: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