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4日下午,著名人类学家乔健先生应邀来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飘泊中的永恒”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共同主办,系“费孝通学术纪念讲座”第五讲,由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五十余名师生参与了讲座。
乔健先生生于1935年,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他从“冷门里的大学生活”开始介绍其人类学研究生涯,那时他的同学纷纷从“冷门”里转到别的院系时,但乔先生出于其对调研的强烈兴趣,独自留在了考古人类学系,因此从二年级开始这个班只有他一个学生,他也逐渐习惯并欣赏这种冷寂,并得以慢慢积累田野经验。每年的寒暑假,他都跟随系里的老师一起去到部落里做调查,几年下来几乎走遍了台湾所有的原住民部落,积累下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在从台大硕士毕业后,他负笈前往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本着“人类学家应该研究别的社会”的原则,他没有回来研究中国社会,而是去到美国印第安人的拿瓦侯中去做田野,基于此完成了其博士论文。
在讲座中,乔先生特别指出长期的田野调查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基础性角色,他认为没有长时期的田野调查,就没有人类学,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成年礼。乔先生指出要发展中国人类学就需要鼓励大家出去做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中国很多方面的调查存在空白,需要人类学去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在互动环节,张小军教授补充介绍了清华人类学的悠久传统,以回应乔先生对建立中国人类学学派的期望。早在1947年吴泽霖先生便创办了清华人类学系,如今清华人类学也正在逐渐发展,先后成立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民族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等机构,以推动清华人类学的复兴和国内人类学的发展。
讲座最后,乔先生一一回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为其颁发讲座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