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更多…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教授来我院讲座

2018-06-28

6月20日下午,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应邀到我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全球气候治理变革和中国的对策”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系“发展人类学讲座”第3讲,由社会学系张小军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何建坤教授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无节制的化石能源消费为支撑的工业文明使全球生态安全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是一种不可再持续下去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人类社会新型文明形态,旨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球正面临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接着,何教授介绍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形势。自1950年代以后,全球气候加速变暖,目前呈现的每十年平均上升0.1—0.2度。如果不采取措施,本世纪末会升高3—4度,气候变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风暴潮增加、河流径流量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自然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人体健康收到损害、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加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致力于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促进世界范围内能源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实现控制温升2℃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需由2010年500亿tCO2e下降到400亿tCO2e,这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这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负面影响,但并未影响这一进程。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能源体系变革,推动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在我国,煤、石油能源的燃烧造成了80%的温室气体来源,是需要控制和治理的方面。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顺应世界潮流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基于此,我国制度了单位GDP的CO2强度下降幅度目标,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目标。“十一五”以来制定GDP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下降的约束性目标,并分到各省市。“十三五”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施“强度”和“总量”的双控机制。且在《巴黎协定》下我国也与其他国家一样制定了有力度的自主贡献目标:2030年GDP的CO2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例提升到20%左右,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早日达峰。这与20202035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相契合。我国也2035-2050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目标为指引,积极采取行动,为全球能源与经济的低碳化变革,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十九大”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我们要统筹国家、国家集团和全球利益,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走向和节奏,引领全球气候谈判和国际合作进程,促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

讲座最后,何教授一一回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为其颁发了讲座纪念证书,此次讲座在现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