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代表、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社会学系系主任 王天夫
院系代表王天夫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大会上发言 杨艳宾 摄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下午好!
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向大家汇报社会学学科的学风建设情况。
清华大学的社会学学科于2000年复建。复建以来,一直植根于行胜于言的校风,向传统工科院系学习借鉴优良传统。社会学系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总结起来,特别强调在以下三个方面切实促进学生学习与学术的全面发展。
第一,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初开题,之后要求长达近半年收集资料的田野工作。学生在第八学期4月份中期检查前完成整个学位论文总体框架的搭建,毕业前的6月份进行最终答辩。
论文指导老师在选题、开题、田野工作、中期检查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中,都会与学生反复沟通讨论,给出明确的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资料数据、总结提炼理论思路。
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更为漫长和艰苦。除了导师更为具体与细致的指导以外,系里通过资格考试与论文评审两个环节严格把关。
本系从2017级博士生开始全面改革博士资格考试,明确要求博士生(如无特殊要求)入学一年后(通常在第三个学期初)进行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资格考试方可开题。资格考试的必读书目与文章由全系教师统一指定,笔试考试是一整天上午下午两个时段手写卷面答题。2019年10月举行的博士资格考试中,共16人参加,其中1人优秀,13人通过,2人未通过须来年重新参加考试。
学位论文的评审严格把关。在2019年6月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16人中,11人答辩通过(其中1人推迟学位申请),4人推迟毕业论文答辩,1人的学位论文须修改半年以后再重新提交答辩申请。
第二,教师带队,在社会实践与社会调研中手把手训练学生。
社会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百姓。这既是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也是在社会情怀引领下理解社会的过程。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在共情理解百姓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们要做到:掌握严谨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诚实获取调查资料与数据,以及严格遵守科研伦理的底线。
本系开创性地开展了清河实验、前门大栅栏地区旧城改造、贵州丹寨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实地研究项目。
第三,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学术环境,推动学生进步。
社会学系一直坚持把教学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涌现出了一批激情投入的优秀教师。沈原老师的课程评估连续多年位列全校前5%,获得2017年度“教学优秀奖”,2017届毕业生评选他为“心目中的好老师”,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晋军老师的课程广受欢迎,他连续被学生评为清华大学第六届和第七届本科生“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杜月老师入职第一年开设的第一门课程《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下)》在全校教学评估中即位列全校前5%。
全系所有青年教师都带领学生定期召开读书研讨会,任务包括:研读经典著作与文献,讨论学习与科研方法,讨论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选题,讨论论文的具体写作。
本系主办《清华社会学评论》刊物,每年出版2期,已经成为本学科内较为重要的学术刊物,连续获得2017年、2019年出版社“全国优秀集刊奖”。2018年,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本刊的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1名。该刊正在努力尽快进入CSSCI集刊目录。
本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系列的学术讲座。近3年,已经举办了30多场历史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系列讲座;历史更悠久的学术讲座包括费孝通学术系列讲座、潘光旦生物人类学讲座与吴泽霖民族文华讲座,已经累积举办了50多场。
从上个世纪1926年开始,老清华的社会学就有着深厚的学风传统,陈达、吴景超、吴文藻、潘光旦、李景汉、吴泽霖、费孝通等老先生们彼时群星璀璨,为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要肩负他们开创的传统,并向学风优秀的其他院系学习。
以社会情怀为引领,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社会;以科学精神为支撑,就是要以扎实的方法与资料为基础,科学研究。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推进学风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