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彭凯平:君子之心,积极之行——纪念梁启超先生《君子》演讲发表109周年

1914年11月5日,正在清华“假馆读书”的梁启超先生,受周诒春校长的邀请,在同方部为清华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最为人们所瞩目的是他引用《周易》中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鼓励清华师生“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的寄语。也正是因为这一场《君子》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大学的百年校训,也成为一代代清华学子的人生指南。

在这个演讲里,梁启超先生对清华学子们给予了深切的期待。他一方面是告诫同学们要“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一方面又期待同学们能“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君子》演讲一经发表,即引起社会广泛的轰动。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时代,如一盏耀眼的明灯,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场对“君子”的大思考。梁启超先生所提出的“君子”概念,既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真正的人的行为世范的道德标杆,也熔铸了当时先进的西方国家公民教育中的人格理想。从而为古老《周易》中传颂千古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赋予了全新的时代精神与时代气息。

在《君子》之后,梁启超先生更是将其几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托付于清华园中。更于192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不遗余力的培养新青年。今天,在校园中我们有幸能看到梁启超先生的雕像,那里也是清华园人气最高的校园景观之一。

时光飞逝,到今年,梁启超先生的《君子》一文已经发表了109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109年只能是惊鸿一瞥。但是对于近现代的中国,对于清华大学来说,这109年却是地覆天翻。《君子》诞生的时代是近代中国最黑暗无助的时代,也是无数志人仁人上下求索而不得路径的迷茫时代,更是中华民族找到自立自强正确之路最为至关重要的前夕。《君子》发表7年以后,一批受益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志存高远的青年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以大智大勇冲破黑暗,为未来中国找到了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在红船,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梁启超心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在大时代的洗礼下完成从德志兼修的君子向伟大的革命者的光辉蜕变。

今天,我们纪念《君子》发表109周年,并不止是为了回顾梁启超先生在政治、文化、教育、学术、宣传上的生平与贡献,我们更需要在新时代借此机会更加深刻的挖掘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影响巨大的思想家、行动家与教育家所饱含的家国情怀,对今天的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殚精竭虑、不懈追求的精神传承。

首先,要继承与弘扬梁启超先生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与“君子之德”。梁启超先生认为,君子的核心精神其一是“自强”,其二是“厚德”。前者以坚韧为里,勇气为表,体现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与行动抱负的君子之道。所以他提出“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后者,以良知为里,品格为表,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追求与道德标准的君子之德。所以他提出“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前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义”,后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仁”。因此,梁启超先生所定义的君子的核心是“大仁大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二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修齐治平中所需要体现出个体崇高道德与人格,与面向社会与时代所需要坚守的远大志向与报负。站在今天这个时代,自强与厚德依然具备着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

其次,要创新与发展梁启超先生所期待的“君子之志”与“君子之行”。梁启超先生期盼清华学子的君子之志体现于其在文中所言的“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而期盼清华学子的君子之行则体现于之后的“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前者,期待同学们树立开放包容,求知求新的进取心。后者,期待同学们树立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行动纲领。由此借鉴,新时代的青年需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有洞见的思考与更细致务实的行动。

第三,要塑造并笃行新时代新青年的“君子之用”。其一,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其二,要始终将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信念相结合。其三,要大力培养自己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其四,要坚守爱国主义的初心,并且勇于参与国际竞技。

那么除了上面的君子之道、之德、之志、之行、之用之外,新时代的清华学子还需要塑造一颗新时代的“君子之心”。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的君子之定心

古语云:心定则神怡。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持躬》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别看中君子的定力。做这一个君子,首先就要有能力识别并且控制由于错误的思想所引发的妄念、妄动、妄言等不良行为,这是需要大定力的,也就是能抵制住各种诱惑。对于新时代的清华人来说,这是判断我们能不能心怀真诚的一个重要标准。以真诚做为人生的基础,时刻警醒自己,那么这个人才能将立德、立志、立身、立命、立功、立业的人生逻辑完美的实现。所以,定力很重要。越是诱惑越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让人堕落的地方。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的君子之慎心

三国时代魏国的智囊桓范曾说过,“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控制好心性并发展智慧的道理。桓范认为,放纵自己性情的人是危险的,节制自己欲望的人是平安的。虽然今天的时代与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大有不同,但是桓范的这句话对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意义。面对越是复杂的社会环境与物资精神选择,就越需要定力与良知。不然,一步走错,就可能遗恨终身。节制是人类十分重要一项品格优势与美德,也被做为一种积极天性中的大智慧。清华人肩负着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重任,更需要保持审慎的心态,严谨的心态。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的君子之宽心

荀子在谈论修身时曾以大量的笔墨阐述如何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完人。荀子认为,一个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是现代人成为君子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在荀子看来,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离君子远矣。孔子也曾对弟子强调过,一人正人君子要做到像颜回那样的“不迁怒,不二过”。社会科学联接着理性与情感,清华人也应该是情感与理智的优秀驾驭者。因此,清华人的君子之心,一定是即饱含感情又理性科学,这是一种宽广的心态,也是对人宽厚的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青年作为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走向。在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君子》发表109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同方部百年前梁先生的慷慨激昂,我们面对着不可知的未来所坚定一颗君子之心。它经历百年、千年洗礼,带领着我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彭凯平: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院长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