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李正风:如何释放创新活力?

从科技体制改革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有一个问题要思考,就是如何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总体上看,政府依靠制度变革来激发动力和释放活力的模式总体上还比较少,这不利于新机制的形成和新主体的成长。如何释放创新活力?

从科技体制改革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有一个问题要思考,就是如何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创新活力?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走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指出一些“边缘革命”往往对旧体制形成冲击,形成生长新机制的机会和空间。如饥荒中的农民发明了承包制;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经济特区吸纳外商直接投资。这些“边缘革命”有共性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和改革成果;改革与政府改革的意愿相呼应,使政府逐渐突破旧体制全面放权;体制改革都引入了竞争的机制;改革的过程伴随着新主体的成长。分析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模式,可以看出通过制度的变革来激发改革动力和释放创新活力是一个重要特点。

分析过去30年中政府是如何来激发科技体制改革动力、释放科技领域创新活力,可以发现几种模式。第一是社会动员模式。政府发挥社会动员能力比较强的优势来动员科技界、科技部门、地方政府响应政府号召。第二是引入资金竞争的机制。包括拨款制度的改革,基金制的建立,以及实施课题制。竞争机制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三是“特区”模式。包括高校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这种“特区”模式期望通过倾斜性的资源投入方式来提高科技竞争力。第四是“主体”认定模式。为什么对“主体”认定这个问题这么敏感?一是体制转型中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职能转变存在不确定性,二是“主体”的确认往往和政府资金的投向有关联。第五是鼓励新技术推动之下的新型创新模式。政府积极引导抓住新技术的变革,并利用新技术变革的机遇促进创新等。

总体上看,政府依靠制度变革来激发动力和释放活力的模式总体上还比较少,这不利于新机制的形成和新主体的成长。今后释放创新发展的活力,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放权,而且在放权同时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做好。二是在放权的过程中突破旧的体制来推进新主体的成长,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民营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新社会组织的成长。三是要营造公平竞争与合作的制度环境,以及政府有效的规制体系。四是培养和提高政府、社会的现代治理能力。

李正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98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部,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科技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理事;《科学学研究》编委。1996年至今共出版著作十余本,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并主持十余项重点课题。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