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关系再思考”研讨会召开

2023-01-14

1月11日,由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关系再思考”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的十余位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与心理学专家参与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用户接触信息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中心副主任张鹏博士主持本次研讨会。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院长彭凯平教授为研讨会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参与本次研讨会。彭凯平教授倡导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来看待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并阐释了算法向善对数字社会的重要性,即算法应帮助人们更多参与到社会进步、发展及创造中。中心发布了《破茧还是筑茧?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研究报告》,报告编写由彭凯平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成员包括张鹏、郭泽兰、陈绚、呼奂等人。报告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用户接触信息的多样化程度受到推荐算法、个体差异、技术路线、场景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中长期看,互联网平台个性化推荐算法不一定是导致“信息茧房”的决定性因素,反而可能为个体提供了更多元和理性的信息世界。

在专家讨论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智能算法有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理念,简单的将信息茧房归结为算法推荐局限了对信息传播的理解。喻国明教授倡导算法与网络生态的良性共生,并以点—线—面三个维度讨论如何对算法推荐进行优化升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云泽教授认为“信息偶遇”可能成为减缓“信息茧房”的有效路径,应通过提升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人机协同、优化算法价值观等措施来实现算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认为算法并非信息茧房的决定性因素,用户的使用动机是其信息接触的主驱动因素,打破信息茧房需要从算法推荐、社交推荐、用户信息定制三种信息获取机制出发,同时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也很重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虞鑫副教授提出了信息茧房的三个层次及探索信息茧房效应的整合模型,发现用户使用时间越长,“破茧”效应越强,“在茧”与“制茧”效应越弱。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桂勇教授从技术和算法、用户和情境之间的交互效应阐释了影响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郑雯通过对十种网络媒介的检验与比较发现,传播结构的水平型抑或垂直型、用户联结的开放性抑或封闭性为网络媒介是否带来“信息茧房”的两项关键机制。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杨洸教授认为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效应形成的关系值得进一步商榷,因为它同样可以扩大受众接触资讯的范围,将用户带入更广阔的世界,由此用户和算法始终处于相互响应、相互发展的状态,进入了持续的互动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周序提出要辩证看待信息茧房,关键在于用户是否主动选择以及算法是否有助于个体发展。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吴胜涛副教授介绍了群体茧房这一概念,并揭示了当前互联网平台内容生产的困境及其对平台责任和监管的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宋奇助理教授回顾国内外算法治理的历史,讨论了我国互联网平台的未来发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丽颖助理教授提出需要关注算法应用背后的伦理问题。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水木学者,童松博士后从算法把关人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算法应用过程中的角色。

张鹏在总结发言中再次感谢了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专家。他认为本次研讨会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为促进信息的多样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并呼吁算法研究应更多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心理特征,以向善、向上和理性作为未来导向,促进算法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嘉宾线上合影

供稿:张鹏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780592 

邮箱:sk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邮编:100084

Copyright© 2002 - 2020 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 vic维多利亚手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