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浮山:香港牡蛎养殖和社会恢复力的探讨
Floating Mountain: Hong Kong’s Oyster Farming and Social Resilience
【讲者】张展鸿,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时间】2018年11月9日(周五)15:30
【地点】清华大学熊知行楼211室
【内容简介】
粮食生产模式在上个世纪发生了剧烈变化,一些区域的水产养殖体系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当地农民人口变化等问题。本次讲座,讲者将以香港的牡蛎养殖历史和其社区现况为例,探讨自然和环境灾害后的社会适应力和社区参与的意义,希望为沿海地区的养殖业提供一些社会恢复力的理解。今天我们食用的许多日常食材其实起源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如盐度、温度和气候等。牡蛎养殖在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社区对沿海资源管理有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养殖牡蛎的社区历史发展不仅在新界,也带来香港西北侧显著的社会变革,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沿海社区的各种渔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知识在承传上的复杂关系,使我们不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而且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这些沿海资源的弹性作出反思。
【讲者简介】
张展鸿,先在日本千叶大学主修社会学,后在大坂大学人间科学科研究院课程修读文化人类学,取得博士学位。现职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任文学院副院长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在《影视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国际期刊》、《旅游研究年鉴》、《国际博物馆》、《亚洲研究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除此之外,参与编辑的书籍有:《在华南的轨迹上》(1998)、《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1)、《中国饮食的全球化》(2002)、《亚洲饮食文化:资源、传统和烹调》(2007);中文著作有:《渔翁移山“香港本土渔业民俗志》(香港:上书局,2009)、《公路上的厨师》(香港:次文化堂,2009)、《上环印记》(香港:野外动向出版,2012)、《香港湿地四季游》(香港:野外动向出版,2014)、《反思亚洲饮食文化遗产》(台北: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2014)。